|
2019年, 第1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12-30
|
上一期
|
|
|
|
建立国家竹材仓储机制
费本华
世界竹藤通讯. 2019, (6): 1-4.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19.06.001
摘要
(
212 )
PDF (1137KB)
(
139
)
竹类植物生长速度快,一次种植,永续利用,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竹材轻质高强、柔韧性好,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生产资料,在建筑、家居、造纸、工艺美术、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对竹林中的成熟竹材及时采伐,有效利用,多余竹材实时仓储,是减少资源浪费、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的有效途径,是脱贫致富、保富增收的有效措施。本文综述了建国以来木竹材资源发展历程、国家木材储备变化情况,提出建立竹材仓储机制的重要意义、重要作用和保障措施,阐述了建立竹材仓储机制与竹林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利用、林产品市场调控、大气减排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对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规范竹产业运营体系的重要作用,仓储机制的运行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水肥施用对斑竹发笋及竹笋品质的影响
苏浩然
世界竹藤通讯. 2019, (6): 9-15.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19.06.003
摘要
(
269 )
PDF (1090KB)
(
210
)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灌溉次数、施肥量和立竹密度对博爱县斑竹笋产量、竹笋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斑竹发笋指标的各因素主次关系以施肥量为主导因子,其次是灌溉次数,立竹密度影响最小;不同因素对发笋指标影响程度不一样,施肥量对各指标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灌溉次数对发笋数量影响显著,对鲜笋产量影响不显著,立竹密度影响均不显著;影响发笋数量和鲜笋产量的因素排列顺序为施肥量>灌溉次数>立竹密度;3个因素对提高斑竹笋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灰分含量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斑竹笋品质。获得最多发笋数量、鲜笋产量的处理为立竹密度9 000~11 000株/hm2、施肥量3 000 kg/hm2、灌溉次数为6次/年;提高斑竹竹笋品质的最优水平组合为立竹密度9 000~11 000株/hm2、施肥量2 250 kg/hm2、灌溉次数为5次/年;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最优水平组合为立竹密度5 000~7 000株/hm2、施肥量2 250 kg/hm2、灌溉次数为6次/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新型复合氮-磷-硫阻燃剂对于竹基材料的阻燃效果研究
金满洁, 王发鹏, 吕森强, 袁华, 范红伟, 林鹏, 黄建颖, 余其中, 陈虹, 楼斌, 庞久寅, 汤玉训
世界竹藤通讯. 2019, (6): 21-24.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19.06.005
摘要
(
283 )
PDF (994KB)
(
123
)
本研究采用低聚合度的聚磷酸铵(APP)与无水对氨基苯磺酸(ASA)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制备一种用于竹基材料的复合阻燃剂——氮-磷-硫(N-P-S)复合阻燃剂。其原理为经脱水缩合的磷酸盐通过交联促使竹基材料表层炭化,同时成为强脱水剂及不燃气体覆盖竹材,从而隔绝或稀释氧气浓度达到阻燃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浸渍N-P-S时间的增加,竹材的载药量呈现出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浸渍24 h后竹材的阻燃时间达到207.69 s,是浸泡蒸馏水的3.25倍。N-P-S阻燃剂属于无卤的绿色环保新型阻燃剂,可为竹材阻燃改性提供研究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广西漓江沿岸竹类资源调查
秦建春, 黄大勇, 李立杰, 徐振国
世界竹藤通讯. 2019, (6): 35-39.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19.06.008
摘要
(
245 )
PDF (994KB)
(
324
)
调查了漓江沿岸的竹类资源,发现两岸分布竹子7属37种、变种或变型,以箣竹属Bambusa居多,占竹种数量的45.9%;其次为刚竹属Phyllostachys,占21.6%。从竹子类型区分,丛生竹占62.2%,散生竹占37.8%。在两岸还发现木竹Bambusa rutila、狭耳坭竹B.angustiaurita、大绿竹B.grandis等多种广西濒危、特有竹种的分布。种植环境和利用方向对竹子的分布区域和种植量影响较大。多数竹林竹丛老化,竹蔸上浮,景观效果差。漓江景区的精华段——阳朔段两岸景观带主要由车筒竹B.sinospinosa、撑篙竹B.pervariabilis构成,环境卫生问题不容乐观。濒危、特有竹种保护可通过扩繁和开发新用途来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云南昭通市竹类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建议
龙元丽, 王娟, 杨宇明, 黄启贵, 孙茂盛
世界竹藤通讯. 2019, (6): 40-44,48.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19.06.009
摘要
(
300 )
PDF (1530KB)
(
311
)
竹类植物是昭通市北部比较优势突出的生物资源。昭通市位于中国竹子分布的混合竹林带区,复杂的地形地貌、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及多样的土壤类型,孕育了丰富的竹类资源;昭通市自然分布的竹类15属78种,是我国西南地区竹类植物富集区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市竹林总面积17.19万hm2,占全国竹林面积的0.28%,占全省竹林面积的21.4%,是全国竹资源富集区和云南竹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昭通市竹类植物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分布情况,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太阳光对生物炭性能的影响:增强表面活性
陈玉和, 李能, 杨洋
世界竹藤通讯. 2019, (6): 56-59.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19.06.013
摘要
(
106 )
PDF (910KB)
(
119
)
生物炭是缓解环境和农业问题的重要生物质材料。室外环境(包括太阳辐射)对生物炭化学结构具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到生物炭户外应用功能。本文通过对生物炭加速光老化,研究光辐射对其物理化学性能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光辐射400 h后,生物炭物理化学性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生物炭C、N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O含量呈现上升趋势;生物炭O/C比值(元素分析)、C4和O2含量平均增长了17.04%、13.88%和86.63%。上述结果表明在光老化过程中生物炭经历了一系列的光氧化过程,含氧官能团增加有利于改良生物炭表面活性,从而提高生物炭在土壤改良、污染物降解处理和污水吸附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