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基本信息

刊物名称:世界竹藤通讯
创刊时间:2003年
刊期:双月刊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邮发代号:80-288
ISSN 1672-0431
CN 11-4909/S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1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12-12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学术园地
赤水河下游紫色土不同形态钾含量与地形要素及毛竹林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关系
张喜, 霍达, 张佐玉, 王莉莉, 崔迎春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3): 1-8.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7.03.001
摘要 ( 213 )   HTML ( 34 )     PDF (477KB) ( 369 )  
研究了赤水河下游紫色土不同形态钾含量与地形要素及毛竹林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1)紫色土不同形态钾含量在毛竹林不同类型及土层间差异不显著,随土层厚度增加,全钾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降低。全钾含量与土壤主要物理指标相关性不显著,速效钾含量与A (B)层土壤密度及孔隙度相关性显著,不同形态钾含量与不同土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以及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及有效磷含量相关性显著。2)毛竹林乔木层植物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值随毛竹重要值降低而增加,灌木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值变化的趋势性各异。不同层内植物多样性指数相关性显著,不同层间植物Margalef指数、乔木和灌木层植物Simpson指数相关性显著。3)不同土层土壤全钾含量与乔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因子相关性显著,速效钾含量与地形及草本植物多样性因子相关性显著。土壤全钾含量与毛竹林乔木、灌木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间相关显著的直线和二次多项式指标对数量分别为50.00%、50.00%,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相应值为13.89%、44.44%,表明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关系存在无关型、直线型和曲线型3种类型,印证了毛竹林植物多样性的土壤生态功能多样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坡地雷竹林不同垦复方式地表径流和氮素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高志勤, 胡绪海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3): 9-13.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7.03.002
摘要 ( 234 )   HTML ( 73 )     PDF (340KB) ( 190 )  
运用定位监测研究了雷竹林不同垦复方式(块状垦复、沿等高线带状垦复和全垦)下地表径流量和氮素养分流失状况。结果表明:垦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表径流,与未垦复林地相比,块状垦复减少幅度最大,平均减少23.49%;带状垦复次之,减少18.93%;全垦减少幅度7.52%。就土壤中全氮养分的维持而言,块垦效果优于带垦,带垦好于全垦;不同垦复方式对土壤中铵态氮含量的维持有一定差异,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垦复方式径流中的泥沙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全垦 > 未垦复(对照) > 带垦 > 块垦;块垦和带垦分别较全垦减少泥沙流失10.60%和8.02%,林地的水土保持效益十分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竹装饰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游茜, 万千, 宋莎莎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3): 14-18.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7.03.003
摘要 ( 370 )   HTML ( 34 )     PDF (691KB) ( 312 )  
竹材作为绿色可再生材料是良好的室内装饰材。通过对室内设计需求变化以及竹材性能的分析,从装饰特性、文化特性、功能特性以及构成形态4个方面探讨竹装饰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建议在室内设计应用竹材时应当平衡其材质特性、文化属性和构成形态,以突出竹材的艺术性、功能性、亲和性和文化性,满足现代室内设计的需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毛竹材的竹重组材关键技术研究
林海青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3): 19-22.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7.03.004
摘要 ( 198 )   HTML ( 34 )     PDF (294KB) ( 290 )  
以毛竹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竹重组材在生产过程中冷压工艺和热压工艺的关键技术参数对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冷压工艺时,用胶量对产品的胶合强度和膨胀率影响明显,用胶量为10%时生产的竹重组材具有较好胶合强度和吸水膨胀性能;竹束含水率为12%时其产品力学强度最好;竹重组材的密度越高,其各项性能指标就越好;加热温度为135℃时,产品的各项性能最佳;加热时间选择15 h较为合适。2)采用热压工艺时,较优热压工艺条件为单位压力2.0 MPa、热压温度145℃、热压时间1.7 min/mm;此工艺流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能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竹材含水量影响因子研究
谭汝强, 谭宏超, 赵鑫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3): 23-25,41.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7.03.005
摘要 ( 255 )   HTML ( 47 )     PDF (330KB) ( 352 )  
研究了毛竹年龄、竹秆部位、竹林所在坡向和坡位、以及全年不同月份对竹材含水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毛竹竹材含水量随竹龄增加而逐渐降低;竹秆基部含水量明显高于中部,竹材梢部含水量最低;竹林所在坡向和坡形影响着竹材含水量,竹材含水量表现出阴坡 > 半阴坡 > 半阳坡 > 阳坡、凹形坡 > 直线坡 > 凸凹坡 > 凸形坡的变化规律;全年中8月份竹材含水量最高,2月份最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形因子对黄甜竹引种栽培的影响
童龙, 李彬, 耿养会, 陈丽洁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3): 26-30.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7.03.006
摘要 ( 205 )   HTML ( 63 )     PDF (406KB) ( 287 )  
研究了不同坡位、不同海拔等地形因子对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引种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1)坡位对黄甜竹的造林成活率、发笋数及平均胸径均有显著影响,造林第2年发笋数和竹高生长显著增加;2)生长在下坡位的黄甜竹,竹林平均胸径和平均高最高,而生长在中坡位和上坡位的竹林各项生长指标相对较低;3)坡位对黄甜竹生物量分布的影响较大,黄甜竹各构件生物量分配大小排序为秆 > 枝 > 叶;4)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造林成活率、当年新发笋数、第2年新发笋数呈减小的趋势,平均胸径、平均竹高、单株生物量呈增加趋势。试验结果可为西南地区黄甜竹营林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温干旱下毛竹林受灾状况和自恢复能力研究
裴晶晶, 施拥军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3): 31-36.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7.03.007
摘要 ( 268 )   HTML ( 89 )     PDF (556KB) ( 242 )  
2013年夏季,我国东南部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毛竹林受灾严重。通过设置固定样地研究了高温干旱后毛竹林的受灾状况以及灾后竹林的自恢复能力。结果表明:在高温灾害发生以后,胸径较大的毛竹抵御灾害的能力高于胸径较小的毛竹;受灾毛竹地上部分生物量80%以上分布在竹秆中,因此竹枝和竹叶受损对毛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不大;毛竹林受灾后的恢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灾当年新生竹的株数。因此,在毛竹林经营中应加强林地的水肥管理,培育大径竹材,同时应保持较高的立竹密度和较多的新生竹数量,以抵御旱灾并加快林分的灾后恢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竹林套种竹荪生态栽培技术研究与效益评价
曹碧凤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3): 37-41.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7.03.008
摘要 ( 228 )   HTML ( 28 )     PDF (344KB) ( 285 )  
试验研究了不同竹林郁闭度(郁闭度分别为0.6、0.7、0.8和0.9)、竹荪品种(长裙竹荪D89和D1)和竹林类型(散生竹和丛生竹)对林下竹荪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林郁闭度对林下竹荪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以郁闭度为0.7的竹林竹荪生长最好,出荪期达2个多月,产量达41.0 kg/667 m2,净利润为9 120元/667 m2;竹林套种不同品种的竹荪其产量和经济效益差异不明显;不同类型的竹林对于竹荪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也不明显。因此,竹林适宜于套种竹荪,同时竹林套种竹荪还可带来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岗位以及促进竹林可持续经营等多重效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麦灰和砻糠用量与用法对雷竹林地土壤温度及笋产量的影响
邵香君, 周菊敏, 童志鹏, 万钢, 许卫平, 张有珍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3): 42-46.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7.03.009
摘要 ( 300 )   HTML ( 85 )     PDF (795KB) ( 681 )  
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覆盖栽培能够促进雷竹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试验研究了新型覆盖材料麦灰和砻糠的覆盖厚度和施用方法对雷竹林地温及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材料的覆盖厚度以23.0~23.5 cm为宜,即下层施用2.5~3.0 cm的麦灰作为增温层,上层以20.0~21.0 cm的砻糠作为保温层,竹林土壤可保持较高的温度,竹笋产量较高;在覆盖材料的施用方法上,以麦灰2次施入为好,第2次施入麦灰后覆盖上砻糠,可延长出笋期,而且有利于地表温度的平稳变化和提高雷竹笋产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麻竹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及竹笋成分分析
申巍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3): 47-51.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7.03.010
摘要 ( 212 )   HTML ( 5 )     PDF (388KB) ( 300 )  
对苏麻竹地上各部分生物量分配及竹笋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苏麻竹地上部分各构件间含水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立竹地上部分构件间的含水率亦存在极显著差异;立竹地上各部位生物量分配表现为秆 > 枝条 > 叶片,相同部位不同年龄立竹生物量以2年生竹为最低,1年生竹最高;立竹秆生物量及立竹总生物量与胸径、株高之间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可以用于估计苏麻竹的地上生物量;苏麻竹笋中的游离氨基酸种类丰富,并含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能够满足食用需要。研究结果可为苏麻竹的推广种植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皆伐方式对毛竹林更新生长的影响
谭宏超, 谭汝强, 张翼飞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3): 52-55.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7.03.011
摘要 ( 215 )   HTML ( 80 )     PDF (307KB) ( 262 )  
研究了不同面积规模的全面皆伐(2.0 hm2和3.33 hm2)、带状皆伐(带长均为60 m,带宽分别为3m、6 m和9 m)和块状皆伐(25 m2、100 m2和400 m2)对毛竹林更新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皆伐方式对竹林更新生长影响不同,其中全面皆伐后的竹林长势较差,生物量较低,且皆伐面积越大,竹林更新生长越差;带状皆伐,皆伐带宽为3 m和6 m的竹林更新生长状况均较好,以带宽为6 m时综合效果最好;在块状皆伐中,皆伐面积为25 m2的竹林更新生长最好。此外,皆伐后对毛竹伐桩进行施肥,能够促进竹林的恢复生长;竹林的坡向也影响林分的更新生长,阴坡林分通常在皆伐后2年即能恢复到皆伐前状态,而阳坡林分的恢复则需要3年以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关于竹类栽培品种国际登录中的命名问题
史军义, 周德群, 张玉霄, 姚俊, 林奂琦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3): 56-60.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7.03.012
摘要 ( 151 )   HTML ( 38 )     PDF (351KB) ( 359 )  
在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实践中,命名问题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事关国际登录工作的成败,理应引起各从事竹品种研究、开发、培育、生产、推广、加工和贸易的单位、企业或个人的高度重视。本文依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中关于栽培植物命名的相关规定,结合竹类植物的具体特点,对竹栽培品种的命名规则、要求与方法进行了专题阐述,目的在于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从而减少在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不必要的精力、时间和成本付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竹藤前沿
全球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评估及其政策含义
李玉敏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3): 61-62.  
摘要 ( 159 )   HTML ( 30 )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汇集了全球植被碳库的86%和土壤碳库的73%,在调节全球碳平衡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竹材的天然结构为设计轻质高强的圆筒形复合材料带来启发
李玉敏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3): 62-62.  
摘要 ( 150 )   HTML ( 64 )  
竹子的应用领域不断被拓展,从常见的竹地板到福特公司的汽车零部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