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 第1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2-28
|
上一期
下一期 |
|
|
|
合江方竹退笋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光剑, 陈洪, 马光良, 李呈翔, 王晓娟, 杨东生, 王锐
世界竹藤通讯. 2016, (1): 1-9.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6.01.001
摘要
(
255 )
PDF (8608KB)
(
75
)
在合江方竹自然分布区海拔400、600、800、1000和1200 m处分别布设样方,对其退笋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2个年度的研究。结果显示:1)2个年度各海拔处合江方竹的日退笋量均呈"少-多-少"的变化规律,而累计退笋量几乎均呈Logistit曲线增长,中海拔(600 m)退笋总量较大(超过3 000个/667 m2),而高海拔(1 000和1200 m)的总退笋率较高(超过65%)且进入退笋盛期较早;2)合江方竹的退笋以营养退为主且集中于发笋末期,退笋的易发程度存在年度差异;3)合江方竹发笋10 d左右的高生长速度可能是其退去与否的早期判断依据;4)在无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该竹种的退笋与其发笋量、母竹胸径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林内最低气温、温度极差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在合江方竹的经营过程中,在其发笋前及时施肥,并采取适当的覆盖措施保温,可能是降低退笋的有效方法;而在发笋初期根据其高生长速度及时采割利用或清除可能退去的笋,也有利于保证笋产量和竹林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勃氏甜龙竹等6种丛生竹在浙江温州的生态适应性评价
夏海涛, 王月英, 李效文, 丁新新, 刘明新
世界竹藤通讯. 2016, (1): 10-14.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6.01.002
摘要
(
329 )
PDF (4814KB)
(
183
)
根据笋用丛生竹引种要求,选择生长指标和抗性指标,运用集对分析法评价了6种丛生竹在浙江温州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黄麻竹的生态适应性最好,其次是勃氏甜龙竹,中等适应性的竹种为白绿竹、马来甜龙竹、青麻11号,沙罗单竹则较不适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竹笋专用肥对毛竹冬笋营养品质的影响
赖俊声, 吴大瑜, 杨龙, 吴聪连, 吴孝勇, 叶红花
世界竹藤通讯. 2016, (1): 15-20.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6.01.003
摘要
(
209 )
PDF (4878KB)
(
118
)
施肥是毛竹笋用林集约经营的重要生产措施,为探明施用竹笋专用肥对冬笋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分析了施用硫酸钾型竹笋专用肥(N:P:K=17:8:5)的竹林冬笋与不施肥冬笋之间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的对照林分相比,施肥后竹笋的3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都有显著的提高;单宁含量呈降低趋势;主要矿质元素中除Ca、Mg外,其他元素含量都呈增加趋势;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大幅降低,改善了口感,也延长了笋体的贮藏时间;除天冬氧酸和谷氧酸外,测定的其他15种游离氧基酸含量都显著上升,人体必需氧基酸含量也随之增加。综合评价认为,施用竹笋专用肥能有效提高毛竹冬笋的营养价值,可为毛竹林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成都市竹类病虫害调查初报
李文俊, 肖前刚, 李建辉, 向文静, 叶方根, 姜丽琼, 谢文娟, 谢忠安, 刘作全
世界竹藤通讯. 2016, (1): 21-24.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6.01.004
摘要
(
238 )
PDF (4100KB)
(
206
)
随着成都市竹产业的快速发展,竹林纯林面积大幅度增加,竹林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显著增长。为保障成都市竹产业的稳步发展,确保林农增收致富,对成都市竹类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分布及危害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地区竹类的主要虫害涉及6目21科35种昆虫,主要病害有9种。调查结果可以为建立竹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控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早竹的正确学名及原植物考证
赖广辉
世界竹藤通讯. 2016, (1): 25-30.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6.01.005
摘要
(
325 )
PDF (6561KB)
(
173
)
概述了早竹学名变动的历史沿革,支持将Phyllostachys violascens(Carr.) A.et C.Riv.作为早竹的正确学名,而将Ph.praecox C.D.Chu et C.S.Chao减为其异名的分类学处理结果。通过文献考证和实物照片比较分析认为,在国产早竹复合体中,产于浙皖毗连地区的新秆深绿带紫色、密被白粉、节部紫色,老秆灰绿色或黄绿色并有暗黄色或淡褐色纵条纹,其土名称之为"土早竹"(也称"宽叶早竹")这一类型与Ph.violascens(Carr.) A.et C.Riv原植物相符。而Ph.praecox C.D.Chu et C.s.Chao模式植株则为栽培品种"余杭早竹",但其原发表时的营养器官形态描述中混有"土早竹"的特征。随着近20余年来"土早竹"资源的锐减,应加强其保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河南博爱太行博竹苑竹类种质资源现状及发展建议
薛宝林, 张玲, 李军启, 吴凡, 赵小华, 李利娟
世界竹藤通讯. 2016, (1): 43-45.
https://doi.org/10.13640/j.cnki.wbr.2016.01.009
摘要
(
282 )
PDF (3130KB)
(
131
)
太行博竹苑是我国黄河以北竹种资源最多的竹子专类园,也是北方最大的竹子基因库和南竹北侈驯化基地。近年来,竹子生长衰退、品种混乱。为适应科学研究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博竹苑内的竹类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现代生物技术为竹子分类提供佐证
世界竹藤通讯. 2016, (1): 46-46.
摘要
(
108 )
PDF (1160KB)
(
14
)
由于竹类植物开花时间间隔相对较长,例如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开花约需120年,而且开花后死亡,竹类植物的这一生物学特性,导致了基于有性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等)的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在竹类植物分类中受到了极大限制。因此,目前竹类植物的分类主要依赖于营养器官,如竹秆、竹鞭、分枝、笋、箨片等,一些竹种仅限于营养体的形态描述,但很难获得统一的分类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藤制骨植入体产品接近临床试验
世界竹藤通讯. 2016, (1): 47-48.
摘要
(
72 )
PDF (2037KB)
(
12
)
《亚洲科学家》杂志2015年12月10日发表文章称,生长在东南亚和非洲西部森林中的棕榈藤有望成为新一代骨植入体材料,新产品计划在2019年问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竹子的固碳能力被质疑
世界竹藤通讯. 2016, (1): 48-48.
摘要
(
137 )
PDF (954KB)
(
17
)
竹子是地球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通常被认为具有较强的捕获并封存大气中CO2的能力,从而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事实真是如此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