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 第2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12-28
|
上一期
下一期 |
|
|
|
竹藤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绿色方案——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亮点回顾与国际竹藤组织发展成就巡礼
陆文明
世界竹藤通讯. 2022, (6): 1-7.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22.06.001
摘要
(
139 )
PDF (1315KB)
(
120
)
1997年11月6日国际竹藤组织在北京成立,这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也是全球唯一一家专门致力于竹和藤这2种非木质林产品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机构。2022年11月7日至8日,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在北京圆满召开。大会以“竹藤——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为主题,旨在推动竹藤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探索竹藤发展新机遇、打造竹藤对话新平台。大会亮点纷呈、成果丰硕,成为世界竹藤事业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文章全面总结了大会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国际竹藤组织成立25年来在推进国际合作与对话,推广竹藤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巨大优势、潜力和价值,推动成员国及发展中国家环境、经济和社会综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竹产品碳足迹碳标签——推动中国竹产业创新发展的利器
周国模, 顾蕾, 柴庆辉, 张健, 诸炜荣, 张周婷
世界竹藤通讯. 2022, (6): 8-11,29.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22.06.002
摘要
(
119 )
PDF (1389KB)
(
143
)
在国家“双碳”战略和“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团队在浙江省安吉县开展了10大类竹产品碳足迹碳标签的研究与应用,并于2022年11月4日正式发布了研究成果。文章阐述了国内外碳足迹碳标签制度的实践进展,分析了开展竹产品碳足迹碳标签研究在促进碳减排、应对“碳关税”等绿色贸易规则的作用,以及在“以竹代塑”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探讨了竹产品碳足迹碳标签的研究方法和在标准化体系建设中的关键要素,提出竹产品碳足迹碳标签的应用和推广将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竹产业链全流程和竹产业双碳数智化管理等3个方面实现各链闭环,以期探索一条实现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中国竹藤品牌建设的双元路径分析
王恒, 黄佳鑫, 李岚
世界竹藤通讯. 2022, (6): 12-20.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22.06.003
摘要
(
64 )
PDF (3609KB)
(
48
)
品牌被认为是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体现,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引领作用。中国竹藤产业总产值逐年提高,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产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品牌建设是中国竹藤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整体与企业个体2条路径探讨了中国竹藤品牌建设的现状,通过文献计量法提炼出中国竹藤品牌建设的整体与个体特征:在整体路径上,林业转型升级催生了竹藤品牌建设的萌芽,多产业融合推动了竹藤品牌建设的发展,多主体共建区域品牌助力了竹藤品牌建设的完善;在个体路径上,国际竹藤组织等机构在品牌建设中发挥着引领作用,竹加工产业带动着其他产业的发展,合作社模式整合了更多的竹藤资源。基于这些特征归纳出竹藤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竹藤产业整体的品牌建设具有产业发展不均、品牌制度不全和品牌文化匮乏等问题,企业个体的品牌建设中存在品牌意识薄弱、品牌理念模糊和品牌培训欠缺等现象。据此文章提出促进产业协调融合发展、完善品牌标准制度体系、打造地域特色化品牌和推动品牌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不同浓度氮处理毛竹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模式及其调控网络
朱成磊, 林泽铭, 李天阔, 高志民
世界竹藤通讯. 2022, (6): 21-29.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22.06.004
摘要
(
53 )
PDF (9105KB)
(
37
)
氮和水分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体内形成了氮运输和水分平衡的复杂调控网络。为揭示竹子速生的内在调控机制,研究了不同浓度氮处理下毛竹根中水通道蛋白(AQP)基因的表达模式,并预测了其表达调控网络。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氮处理下,在毛竹根的转录本中共鉴定到30个差异表达的PeAQPs,包括14个PePIPs、8个PeTIPs、7个PeNIPs和PeSIP2-1;随着氮浓度的提高,PeAQPs的表达模式主要分为2类:一类呈上调表达,另一类呈下调表达。在这些差异表达AQP基因的启动子中鉴定到了许多转录因子(TF)的结合元件,同时通过筛选差异表达TFs,构建了差异表达TFs和PeAQPs的共表达网络。代表性差异表达TFs和PeAQPs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和共表达结果表明,这些TF可能参与调控毛竹中水分和氮的协调运输。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解析毛竹快速生长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5个竹种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周美才, 李彬, 丰华新, 王艳琴, 刘远生
世界竹藤通讯. 2022, (6): 30-34.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22.06.005
摘要
(
65 )
PDF (2340KB)
(
70
)
叶绿素荧光作为研究光合作用的有效探针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研究不同竹种的光合作用及其环境适应能力,利用PAM-2100荧光测定仪测定了5个竹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光化光照射时间的延长,安吉金竹(Phyllostachys parvifolia)、白哺鸡竹(P.dulcis)、斑竹(P.bambusoides)、茶秆竹(Pseudosasa amabilis)和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离体叶片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PSII实际光合效率[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通过PSⅡ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等参数呈现逐渐升高并最终平稳的变化过程。5个竹种的Fv/Fm值为0.767~0.788。相关性分析表明,Y(II)与NPQ呈显著负相关(r=-0.917),与qP、rETR呈显著正相关(r=0.995和1.000);NPQ与qP、rETR呈显著负相关(r=-0.892和-0.920);qP与rETR呈显著正相关(r=0.995)。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竹种的光合作用特性及选择其适宜生长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施肥对雷竹光合特性及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陈元镇, 许冰, 陈慧婷, 刘少彦, 李宝福
世界竹藤通讯. 2022, (6): 49-53.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22.06.008
摘要
(
125 )
PDF (1105KB)
(
29
)
在闽北开展雷竹施肥试验,设置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对照(处理1),施用氮磷钾复合肥(375kg/667m2,处理2),施用有机肥(腐熟的鸡粪5t/667m2,处理3),施用有机肥与氮磷钾复合肥(腐熟的鸡粪3t/667m2和氮磷钾复合肥150kg/667m2,处理4),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雷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竹林生长、笋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闽北雷竹经营的优化施肥方案。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雷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对竹林的光合特性、生长量、笋产量和笋营养物质含量均产生显著性差异影响;光合特性指标表现最优的是处理3和处理4,竹林生长效果最好的为处理2和处理4,竹笋产量和笋品质表现最优的是处理4和处理3。综合分析认为,最优施肥方案为处理4,即施用有机肥(腐熟的鸡粪)3t/667m2+氮磷钾复合肥150kg/667m2,该施肥处理可有效提升雷竹光合作用效率、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及提高竹笋营养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袋控释肥对斑苦竹林氨挥发的影响
王茜, 余英, 张艳丽, 易桂林, 杨洁钰, 桂仁意
世界竹藤通讯. 2022, (6): 54-60.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22.06.009
摘要
(
54 )
PDF (1762KB)
(
54
)
为优化施肥模式、节能减排、保护竹林生态环境,文章通过实验室优选挥发氨的收集检测方法,并设置不施肥(CK)、袋控释肥(BF)、撒施肥(SF)3种施肥模式进行斑苦竹的林间原位监测试验,探讨袋控释肥对集约经营的斑苦竹林氨挥发的影响。室内实验表明,磷酸通气法、硫酸通气法、硼酸密闭法的氨回收率分别为90%、70%、60%;靛酚蓝比色法和纳氏比色法检测的回收率分别为90%、77%。基于室内实验结果,采用磷酸通气法收集、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开展斑苦竹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氨挥发监测试验。结果显示,袋控释肥氨挥发总量为37kg/hm2,损失总施氮量的15%;撒施肥氨挥发总量为137kg/hm2,损失总施氮量的56%。相较传统撒施肥模式,袋控释肥能有效节能减排,降低氨挥发,减少施肥对空气的污染,保护竹林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观赏竹新品种‘筇节方竹’
姚俊, 史军义, 周德群, 马丽莎, 李志伟
世界竹藤通讯. 2022, (6): 66-67.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22.06.011
摘要
(
82 )
PDF (3836KB)
(
61
)
‘筇节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Qiongjie Fangzhu’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方竹属Chimonobambusa Makino方竹C.quadrangularis (Fenzi) Makino栽培品种。2021年发现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蒲阳镇的方竹人工居群之中,为方竹变异植株,关键区别在于其秆和分枝的部分竹节明显膨大呈算盘珠状,类似于筇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莫古里在中国的竹学成就
彭伟瀚, 郭起荣
世界竹藤通讯. 2022, (6): 84-90.
https://doi.org/10.12168/sjzttx.2022.06.015
摘要
(
103 )
PDF (1346KB)
(
91
)
凝练竹业精髓,总结竹学成果,弘扬竹子文化。美国竹学家莫古里(Floyd Alonzo McClure)在竹学领域的开创性成就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竹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系统整理了莫古里在1920—1940年在中国建立竹种园、引种和研究竹子、进行竹产业调查、开展竹子种苗繁育试验的实践与理论成果。20年间莫古里在华南和华东地区进行了内容丰富的竹学考察,定义了竹子的假小穗等术语,提出和实践了竹子可以先根据秆箨特征命名、再补充花果性状定名的“先名补花”的竹子特别命名法则,促进了竹类生物多样性研究。此外,文章整理了莫古里科学定名的55个竹子分类群(包括5变种),更新了莫古里命名的45个竹种的系统位置与学名,以供研究者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